栏目名称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发布科室: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室    发布作者:佚名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指由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以急性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一、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多种鼠类的肺动脉内,交配、产卵,产出的虫卵随血流到肺毛细血管内,约经6日后卵内已含幼虫,卵在肺内孵出的第一期幼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吸道上行至咽,再吞入消化道,随后与鼠粪便一起排出外界。当这些第一期幼虫被软体动物中间宿主(如褐云玛瑙等淡水螺类与蛞蝓)吞食或主动侵入中间宿主体内后,在其组织内进一步发育。约于感染后1周,蜕皮为第二期幼虫,2周后第二次蜕皮,发育为第三期幼虫(也称感染期幼虫)。幼虫寄生在软体动物血液、内脏及肌肉,以肺内居多。终末宿主(鼠类)吞食了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软体动物后,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血管,经血循环至身体各个器官,其中多数是沿颈总动脉到达脑部,常寄生在大脑的前部。幼虫于到达脑部,在感染后4~6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后成为第四期幼虫。在感染后79天,再经第四次蜕皮成为幼龄成虫。幼龄成虫大多于感染后24~30天,经静脉系统至右心,又从肺动脉到达肺部。幼虫被鼠吞食至发育为成虫需42~45日。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本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太平洋地区某些岛屿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早就有散在或暴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但直至60年代才明确此病与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有关。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于1944年在我国台湾省发现的。在我国,至1988年台湾省报告病例共310余例,其中病原确认的35例;自1979年至今,广州、香港、浙江、天津、黑龙江、辽宁、福建等地相继有病例报道。

(二)传染源

能够排出广州管圆线虫第一期幼虫的各种鼠类均为传染源,终末宿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多见。

(三)传播途径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本虫幼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动物的肉而感染;食入被动物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也可感染。人体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故寄生人体内虫体为滞育在第四期幼虫或早期成虫(性未成熟)阶段。

三、临床表现{nextpage} 本病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最明显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或双颞部。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起初为间歇性,以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时间延长。其次为颈项僵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或中度发热。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脑脊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雌性成虫或雄性成虫。但一般病例的病原检出率不高。

(二)临床综合诊断

有吞食或接触本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僵硬、面瘫、外展神经瘫、视力减退、复视、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

(三)鉴别诊断  

注意要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脑肿瘤等相鉴别,可检查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予以排除。

五、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一般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如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服用阿司匹林,严重头痛患者可抽脑脊液10ml11次或21次,可使头痛缓解。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伊维菌素和米尔倍霉素,对本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可以试用。

六、预防

预防本病重要在于卫生健康教育,使群众认识本病严重性、危害性和感染本病途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吃生的和半生的螺肉及转续宿主的肉。在加工淡水螺时防止幼虫污染厨具或食物。灭鼠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

文章录入:shen    责任编辑:shen    发布时间:2016-12-04 16: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