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推荐文章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Bernhard Schwartlander博士访问寄生虫病所 (2015-01-04)
普通文章 第二党支部组织启秀实验中学师生来所参观标本馆 (2014-12-2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臧炜同志赴塞拉利昂参加援非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任务 (2014-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办摄影兴趣沙龙活动 (2014-12-17)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对广东开展医学贝类调查 (2014-12-17)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组织开展应急队员培训 (2014-12-15)
普通文章 中缅边境疟疾防控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4-12-11)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积极参与我国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复核检测和扩大筛查工作 (2014-12-10)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办2014年学生趣味运动会 (2014-12-05)
普通文章 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落户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 (2014-12-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中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2008-2012)
作者:寄生虫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8 16:10:50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这种被忽视的热带寄生虫病地理分布是由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分布所决定的。近年来,自然因素的变化,如气候变暖、洪涝灾害增加,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特别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的“引江济汉”工程和安徽省“引江济淮”水利工程等的引水路线大多途径血吸虫病流行区,很有可能为钉螺的扩散提供途径,进而导致血吸虫病往北传播。巢湖、洪泽湖、三峡库区以及南水北调东线等地区的探索性研究已证明,诸多自然与社会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流动人口、家畜交易、物流业的发展等,使得血吸虫病传染源、中间宿主和传播途径有着潜在的发展空间,一些与血吸虫病流行区相毗邻的地区成为新的钉螺孳生地带以及从非疫区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可能性增大。

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上升、降水增多等因素均会影响钉螺的生长发育、日本血吸虫在钉螺内的繁殖,从而导致传播的强度变化、传播地区变化以及传播的危险度变化,使本来历史上没有钉螺的地区及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形成适宜钉螺生长繁殖的敏感地区,因而成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地区。为了综合评价气候变暖、大型水利工程等可能导致的血吸虫病扩散流行的风险,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地区的监测工作,防止钉螺扩散与血吸虫病传播,我国从20082012年起在安徽、江苏、湖北、重庆等省(市)开展了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工作。本文对4个省10地区内的10个固定监测点和30个流动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虽然在固定监测点中没发现病人,但在流动监测点中5年分别发现89623个粪检阳性病人;无论本地或外地引进的家畜均未发现感染者;固定和流动监测点均未发现钉螺,但连续几年的试验发现钉螺能在巢湖等潜在流行区生存和繁殖,存在钉螺扩散至潜在流行区的危险性,应长期和有效地监测血吸虫病潜在的传播因素。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