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推荐文章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Bernhard Schwartlander博士访问寄生虫病所 (2015-01-04)
普通文章 第二党支部组织启秀实验中学师生来所参观标本馆 (2014-12-2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臧炜同志赴塞拉利昂参加援非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任务 (2014-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办摄影兴趣沙龙活动 (2014-12-17)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对广东开展医学贝类调查 (2014-12-17)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组织开展应急队员培训 (2014-12-15)
普通文章 中缅边境疟疾防控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4-12-11)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积极参与我国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复核检测和扩大筛查工作 (2014-12-10)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办2014年学生趣味运动会 (2014-12-05)
普通文章 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落户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 (2014-12-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我国黄淮平原疟疾回升与暴发的病例研究
作者:寄生虫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 10:39:04  

2000年以来,我国黄淮平原疟疾出现逐年回升趋势,2006年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出现了疟疾暴发。本文针对我国黄淮平原疟疾回升与暴发,对其流行特征,疟疾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疟疾回升的防治对策以及该地区疟疾消除中的挑战等进行了相关综述,本文发表在Advances in parasitology, 2014, 86:205-230

上世纪70年代黄淮平原曾出现过疟疾暴发,但经过近30年的疟疾联防联控,许多地区已经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自2000年以来,疟疾发病逐年增加,其中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四省2006年疟疾发病数比2005年升高了118.48%,部分县市的报告病例比2005年增加了3倍,局部暴发频繁发生。根据《卫生部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的标准,2006年黄淮平原出现了302起疟疾暴发,92.72%的暴发分布在涡阳、利辛、永城与蒙城四个县市。病例主要集中在1565岁人群(62.48%),男女比例为1.33:168.75%病例为农民,其次是学生。疟疾流行季节为5月中旬至10月下旬,56月出现疟疾发病的小高峰,7月之后病例显著增加,在89月是疟疾发病的高峰阶段。病例分布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与水体(中华按蚊滋生地)分布相关,75%的病例分布在水体周围60米以内,该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造成本次疟疾回升与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旱地改为水田导致的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气候变暖与降雨量的增加,中华按蚊的传播能量的增加以及基层疟疾诊断能力下降导致病例累积、传染源扩大等。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人群服药、病例管理、媒介控制以及全球基金项目支持与政府财政投入增加。在出现疟疾暴发疫情后,20062010年,390万人群接受了氯喹加伯氨喹的春季休止期根治;2007年流行季节443万人群接受了哌喹预防服药。病例管理主要是提高早期诊断,显微镜镜检确诊的比例,同时监测间日疟一线治疗药物氯喹与伯氨喹的敏感性与治疗效果。在媒介控制方面,针对中华按蚊室外栖息的习性,通过生物灭蚊(灭幼虫)以达到降低成蚊的数量与密度,从而有效减低疟疾发病率。通过一系列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对策实施,2011年该地区疟疾发病数降为769例,2012年除安徽省报告30例本地感染病例外,河南、江苏与山东均无本地病例报告。但是要在该地区消除疟疾,仍存在诸多挑战,如输入性疟疾管理、长潜伏间日疟的控制以及杀虫剂抗性等问题。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