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行《所志》发行座谈会 (2014-01-0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成功申请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 (2013-12-30)
普通文章 关于寄生虫病所ArcGIS软件的开放使用通知 (2013-12-27)
普通文章 第三次寄生虫病调查试点工作在贵州开展 (2013-12-25)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预评估会议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遴选会 (2013-12-19)
推荐文章 寄生虫病所专家圆满完成坦桑尼亚疟疾控制试点前期调研工作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赴新疆开展包虫病病人治疗效果调查工作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制作肝吸虫病防治宣传片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013-12-1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首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应对体系论坛(上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4 15:39:59  

首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应对体系论坛(上海)

2012616-17  中国 上海

 

1 会议介绍

1)        背景

及时有效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现了一个卫生体系及时提供可靠的公共卫生行动信息的能力。热带病是一类主要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贫困人群的传染病,特别是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弱势人口和偏远地区人口。全球有1亿多人口遭受被忽视热带病的危害,他们很少受到决策者的关注,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卫生资源分配受限,几乎没有干预措施。全球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行动就是将疾病监测数据应用于公共卫生应对并发挥关键作用的实证案例。因此,建立监测应对体系对消除热带病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论坛由本所与瑞士热带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汇集科研、公共卫生和政策等方面的科学家,共同探索和讨论消除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和其他被忽视热带病的监测应对体系。

 

2)        内容

交流共享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经验,探讨建立新型疾病消除综合监测应对系统的方法。

l  回顾当前的热带病流行状况,国内外消除疾病的策略、挑战、可行性、可持续性、需求以及经验教训

l  评估可达到消除疾病目的的策略和方法

l  讨论如何建立针对各种疾病流行地区的、新型有效的监测应对体系

 

3)预期结果

l  评估中国消除热带病的潜力及其优先病种

l  制定新型疾病消除监测应对体系研究和验证方面的议程以及地区疾病消除行动计划。

 

 

 

 

 

 

 

 

 

 

 

2.会议日程

615

到会

616

活动

09:00-09:30

开幕式

欢迎辞 (世界卫生组织、 瑞士热带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9:30-10:15

主题报告1 – 区域内热带病消除现状

·         中国热带病消除现状报告 (中国卫生部)

·         全球被忽视热带病消除项目(世界卫生组织)

·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进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15-10:45

茶歇

合影

10:45-12:00

主题报告2 –全球消除热带病现状

·         全球疟疾项目 (瑞士热带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

·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血吸虫和疟疾消除项目(世界卫生组织)

12:00-14:00

午餐

14:00-17:30

分组讨论:中国消除传染病相关专业机构的能力

1- 疟疾

2-血吸虫病

3- 其他传染病

617

活动

09:00-10:20

全体会议:消除热带病的新策略

·         多部门的、多病种的消除措施 (中方专家)

·         消除传染病与卫生体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

·         消除热带病的可行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卫生体系的成本效用(瑞士热带病与公共卫生研究所)

10:20-10:45

茶歇

10:45-12:15

分组讨论: 回顾具有创新机制的优先研究领域,着重于疾病消除验证工具的研发

1- 诊断在疾病消除验证中的作用

2- 新型监测工具和数据管理

3- 监测和应对机制

12:15-13:30

午餐

13:30-15:30

疾病消除策略圆桌会议

·           讨论中国参与全球消除疾病的前景

·           讨论中国参与地区疾病消除的行动计划

15:30-16:00

茶歇

16:00-17:00

闭幕式

618

离会

 

 

The First Forum on Surveillance Response System

Leading to Tropical Diseases Elimination(Shanghai)

June 16-18, 2012  Shanghai, China

 

Introduction of the forum

I. Background

Effective and timely public health responses reflect the ability of a health system to provide reliable and timely information for public health action. The tropical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primarily affect the poorest sectors of a society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especially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the most disadvantaged urban population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ddition, more than one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suffer from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s), that a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little attention from policy-makers, lack of priority within health strategies, inadequate research, limit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ew interventions. The global smallpox and polio eradication programs provide examples of the critical role that surveillance plays in linking surveillance data to targeted,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responses. Thus, the establishment of surveillance-response-system (SRS) is critical for tropical diseases elimination. This forum,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wiss Tropical and Public Health Institute (Swiss TPH))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brings together scientists in research,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policy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surveillance response system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ropical diseases with focus but not limited to malaria, schistosomiasis, filariasis and other NTDs.

 

II. Content

The purpose of this forum is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n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o discuss novel approaches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grated surveillance-response systems that will assist in disease elimination efforts.

l  Overview the current endemicity of tropical diseases, the curren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towards elimination, including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feasibility, sustainability, needs (tools) and lessons learnt

l  Comparatively assess prevailing strategies and novel approaches required to achieve elimination,

l   Discuss on how more effective and novel surveillance- response-systems can be established in tailored to the various disease endemic areas.  

 

III. Expected outcome

l  A critically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disease elimination focusing on PR China and its diseases priorities. Discuss on the role of China as a partner in regional and global elimination efforts.

l  Establish a research and validation agenda for novel tools for diseases elimination focusing on surveillance-response systems/approaches. And develop a work-plan of action targeting low picking fruits intervention in the Region.

 

 

 

Provisional Agenda

 

Date

Time

Activities

June 15

/

Arrival

June 16

09:00-09:30

Opening Ceremony

Welcome Remarks (WHO, Swiss TPH, NIPD)

 

09:30-10:15

Keynote speaker 1 – current elimination program in the region

·         Elimination program in China (MOH, China)

·         Global elimination program on NTDs(WHO)

·         Malaria elimination program in China (China CDC)

 

10:15-10:45

Coffee break

Group photo

 

10:45-12:00

Keynote speaker 2 – current global elimination program

·         Malaria global program (Swiss TPH)

·         WPRO elimination program on schistosomiasis and malaria (WHO)

 

12:15-14:00

Lunch

 

14:00-17:30

Group Session: Capacity of Chinese Institutions with emphasis on eliminat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G1- Malaria

G2- Schistosomiasis

G3- Other communicable diseases

June 17

09:00-10:20

Plenary Session: New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on

·         Intersectoral, multi-disease approaches (Chinese expert)

·         Eliminat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ealth system (WHO)

·         Elimination feasibility (China CDC)

·         Cost efficacy and health system (Swiss TPI)

 

10:20-10:45

Coffee break

 

10:45-12:15

Group Session: Overview of research priorities 4-5 scientists focusing on innovative mechanism with emphasis on tool development targeting verification of elimination

G1- Diagnostics role in certification of disease elimination

G2- Innovation Surveillance Tools and data management

G3-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

 

12:15-13:30

Lunch

 

14:15-15:30

Roundtable Discussion on Elimination Strategy

·           Discussion on prospective of China involvement on global efforts

·           Plan of action for China's possible involvement on any on-going elimination effort to the Region

 

15:30-16:00

Coffee Break

 

16:00-17:00

Closing ceremony

June 18

/

Departure

 

 

 

 

被忽视的热带病(NTD)介绍

(摘自WHO网站)

 

1)        什么是被忽视的热带病?

2)        为何将它们划为一类?

3)        被忽视的热带病造成的影响

4)        问题有多严重?

5)        能否举例说明?

6)        它们为何被忽视?

7)        有哪些很常见疾病?

8)        是否取得了任何进展?

9)        预防或治疗前景如何?

10)    还需要做什么?

 

1什么是被忽视的热带病?

被忽视的热带病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气候环境下流行的传染病。

它们大多是由蚊子、黑蝇、白蛉、采采蝇、猎蝽和家蝇等昆虫以及螺类传播的寄生虫病,有些疾病的传播源是遭污染的水以及虫卵孳生的土壤。

环境污染恶化了传播链,而恶劣的生活和卫生条件又反过来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些疾病曾一度流行甚广,而现在则集中在极度贫困的环境。

在世界其它广大地区,随着生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它们已逐渐消失。

世卫组织目前正集中精力处理的疾病是:

可以使用治疗工具一并医治的热带病,包括土源性蠕虫感染、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血吸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人畜共患蠕虫病、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狂犬病、雅思病;

需要针对具体疾病予以医治的热带病,它们是利什曼病、非洲人类锥虫病、美洲锥虫病和布鲁里溃疡。

2)为何将它们划为一类?

    世卫组织对被忽视的热带病归类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这些疾病虽病因和生活史不同,但都均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甚至终生瘫痪。其次,这些疾病与贫困难分难解,所影响地理区域重叠,流行地区往往缺乏安全饮水,或因用水紧缺而无法保障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状况恶劣,住房简陋,四处是传播疾病的蚊虫。

此外,由于许多人同时罹患其中多种疾病,将这些疾病视为同一类疾病进行控制规划很重要。

3)被忽视的热带病造成的影响

这些疾病影响人类健康,令十多亿穷人难以脱贫,给流行国家带来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一些疾病影响青壮年的劳动能力,一些疾病阻碍儿童发育和智力发展。多数疾病致盲或致残,造成相貌毁损或肢体残缺,令患者备受折磨,而且往往招致社会耻辱和歧视。

这些疾病多存在隐性潜伏期,患者往往在几乎毫无知觉感染多年后才发病和严重受损,错过了医治良机。潜伏期间,寄生虫在体内迁移繁衍,成熟后蓄积在组织、内脏、眼睛或淋巴系统。一些寄生虫毁坏皮肤和皮下组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还有一些被忽视的热带病进入晚期后,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致人于死命。

4)问题有多严重?

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人,即十多亿人感染了其中一种或多种热带病。这些疾病在国家卫生规划中未获重视。

这些疾病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低收入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广大地区可能同时流行多至57种疾病。

这些疾病也使亚洲和中东部分地区付出了沉重代价,但重叠数目较少。

5)能否举例说明?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其中多数疾病对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圣经时代以来,历史记载充满了对麻风等一些疾病造成的痛苦、残疾和耻辱的描述。

非洲昏睡病等其它一些疾病声名狼藉,在临床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患者脑部遭寄生虫侵袭后,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100%

还有些疾病虽不那么为人所知,但也造成了同样严重的后果。

盘尾丝虫病和砂眼可致盲。布鲁里溃疡以及利什曼病毁坏软组织,并可侵袭骨骼。美洲锥虫病以及利什曼病严重损伤内脏。几内亚线虫病引起剧痛,使患者数月卧床不起。淋巴丝虫病造成残疾,患者四肢和外部器官严重肿大。血吸虫病和土源性蠕虫病导致严重贫血,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发育和成长。

6)它们为何被忽视?

这些疾病并不很醒目。它们不会导致大规模疫情,所以未引起公众和新闻界注意。它们未在国际上传播。虽造成巨大、长期的痛苦,但它们并未导致大量人口丧生,也未影响到富裕国家。

在制定卫生议程和预算时,这些疾病往往被忽视。流行国家可供卫生投资的资金有限。这些疾病必须与死亡率高得多、且引起国内外巨大关注的更醒目的疾病竞争资金。

被忽视的热带病造成的痛苦大多不为人知。患者集中在偏僻的农村地区和市郊贫民区,没有安全饮水,教育水平低下,环境卫生状况恶劣,住房简陋,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获得卫生保健服务。

这些疾病不为人知还有其它原因。患者难以获得医疗服务,加上贫困家庭承受不了昂贵的费用,结果,许多人一直拖到病情严重到无法逆转的地步才求医。

致残和毁损相貌的疾病带来的耻辱使得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不愿求医。

在研发领域,这些疾病也被忽视。对于虽有市场、但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疾病,开发新的诊断工具、药品和疫苗的动力不足。

7)有哪些很常见疾病?

除了影响10亿多人口的土源性蠕虫病之外,最流行的六种被忽视的热带病是:

血吸虫病:感染人数为两亿多人。其中约1.2亿人有症状,约2千万人病情严重。

淋巴丝虫病:感染人数约为1.2亿人。该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因素。

致盲性砂眼:感染人数约为8千万人,其中6百万人失明。该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感染致盲原因。

盘尾丝虫病:感染人数约为3700万人,绝大多数患者位于非洲。此病引起严重皮炎、视力障碍或失明,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多达15岁。

美洲锥虫病:感染人数约为1300万人,大多集中在拉丁美洲。由于移民、输血、先天性传播和器官捐献等因素,这一疾病已在以前被认为并无此病的地区以及非流行国中出现,因此极需开展控制和监督工作。

利什曼病:在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的88个国家,共有1200多万人被感染。据世卫组织估计,3.5亿人面临威胁,每年新增感染人数达150万至200万人。可迅速致命的内脏利什曼病是该病最严重的形式,正形成令人担忧的全球趋势。

8)是否取得了任何进展?

是的,正取得可观的进展。已有多种有效药物和其它干预措施用以治疗或预防其中许多疾病。

已建立了大规模公私伙伴关系,以实施干预措施,向需要者提供协助。其中一些伙伴关系获得了制药业的大量药物捐赠。

已针对其中几种疾病确定了宏伟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期限,并确定将根除或消灭一些影响公共卫生的疾病。

取得了以下一些进展:

– 1985年罹患致盲性砂眼的估计人数为3.6亿人,今天已降至大约8000万人。

麻风作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已接近消除,病例数从1985年的520万例降至目前的21.3万例。1450多万名患者已痊愈。

盘尾丝虫病不再是以前受害最重的西非10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影响的一种疾病。至少避免了60万例盲症,2500万公顷土地已可安全耕种和定居。

已确定了根除几内亚线虫病的目标。1985年,20个国家中有大约350万例,而现在病例数已剧减,在6个国家中只有4616例,其中98%的病例集中在加纳和苏丹。

仅在2007年,就有5.46亿人接受了治疗,以防传播淋巴丝虫病。在48个流行国(共有81个流行国)中加速提供了治疗服务。自2000年以来,已治疗10亿多人次,该病的流行率和严重程度大大降低,数以百万计儿童避免了感染。20078月,中国成为第一个宣布已消除淋巴丝虫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国家。韩国于20083月也宣布消除了这一疾病。

9)预防或治疗前景如何?

200610月,世卫组织以及多个合作伙伴发起了针对四个负担最重疾病的综合防治战略,为数以百万计受到这些疾病影响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四种疾病是:盘尾丝虫病、淋巴丝虫病、血吸虫病和土源性蠕虫病。

25个以上伙伴组织支持下发起了这项新战略,其核心是提供预防性化疗。可以使用制药业免费或大幅折价提供的药品预防这四种疾病。

这些药物既有效又安全,可作为预防药物向所有受影响社区提供,而不需开展昂贵的病例发现和诊断工作。

10)还需要做什么?

对于已确定可用预防性化疗手段治疗的疾病,最需要的是扩大人口覆盖面。虽然药物免费或药价低廉,但因受影响人数众多,对业务和后勤构成了相当大挑战,实施成本较高。

更复杂的是,多数受影响者或风险人群居住在交通最不便的地区,通常享受不到正规卫生系统的服务。

对最难医治的非洲昏睡病、利什曼病、美洲锥虫病和布鲁里溃疡等疾病,必须等到开发出更好的诊断工具、药物和其它干预手段后,才能取得长足进展。需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研发工作。还需要开发更低廉且适合实地应用的新工具。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