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行《所志》发行座谈会 (2014-01-0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成功申请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 (2013-12-30)
普通文章 关于寄生虫病所ArcGIS软件的开放使用通知 (2013-12-27)
普通文章 第三次寄生虫病调查试点工作在贵州开展 (2013-12-25)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预评估会议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遴选会 (2013-12-19)
推荐文章 寄生虫病所专家圆满完成坦桑尼亚疟疾控制试点前期调研工作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赴新疆开展包虫病病人治疗效果调查工作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制作肝吸虫病防治宣传片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013-12-1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第94号)
作者:WH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5 9:57:48  

疟疾

实况报道 94
2011
10


重要事实

  •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 2009年疟疾估计导致78.1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非洲儿童。
  • 疟疾可以预防和治愈。
  • 加强疟疾预防与控制措施大大减少了许多地方的疟疾负担。
  • 疟疾可以使高发病率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3%
  • 来自无疟疾地区的无免疫力旅客在感染后病情特别严重。

    根据《2010年世界疟疾报告》,2009年有2.25亿疟疾病例,约78.1万人死亡,与2000年的2.33亿病例和98.5万人死亡相比有所减少。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45秒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死于此病的儿童数目占儿童死亡总数的近20%

    疟疾是由疟原虫属寄生虫所致。这些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按蚊叮咬在人际进行传播。按蚊是疟疾病媒,主要在黄昏至拂晓期间叮咬。

    人类疟疾有四种类型:

  • 恶性疟
  • 间日疟
  • 三日疟
  • 卵形疟

    恶性疟和间日疟最常见。恶性疟致死率最高。

    近些年,还发生了人们因受到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东南亚一些森林地区发生的猴疟疾)感染而罹患疟疾的一些病例。

传播

    疟疾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传播严重程度取决于寄生虫、病媒、人类宿主和环境等有关因素。

    世界各地,约有20种按蚊在当地繁衍成灾。所有这些主要病媒物种均在夜间叮咬。按蚊在水中繁殖,每种按蚊有其各自偏爱的繁殖地点,例如有些喜欢在小水坑、稻田和动物踩踏后留下的泥潭等淡水蓄积之处滋生。在按蚊生命周期较长(使得寄生虫有时间在按蚊体内完成发育)和按蚊偏好叮咬人类而不是其它动物的地方,传播更为严重。例如,非洲病媒按蚊生命周期长,且特别喜欢叮咬人类,这是造成85%以上的全球疟疾死亡病例集中在非洲的主要原因。

    传播还取决于可能影响蚊虫数量和存活的气候条件,例如降雨模式、气温和湿度等。在许多地方,传播是季节性的,在雨季中或雨季结束不久,传播达到巅峰。在人们对疟疾没有多少免疫力或毫无免疫力的地区,如果气候以及其它环境突然变得利于传播,可能会暴发疟疾流行疫情。另外,如果免疫力低下的人进入疟疾密集传播地区寻找工作或避难等,也可能会暴发疫情。

    人类免疫力是另一重要因素,在存在中度或严重传播环境的地区居住的成年人中尤其如此。多年接触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虽然这并不能完全防护,但确实会降低感染疟疾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所以,非洲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幼童中,而在传播较少、免疫力低的地区,所有年龄组均面临风险。

症状

    疟疾是一种急剧发热性疾病。一个无免疫力的人,会在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7天后(一般是10-15天)出现症状。最初症状(发热、头痛、寒战和呕吐)可能较温和,因此难以被辨认为疟疾病症。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予以治疗,恶性疟疾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并且往往会致命。患有严重疟疾的儿童常常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病症:严重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造成呼吸窘迫,或脑疟疾。成人也频频出现多器官病症。在疟疾流行地区,人们可能产生局部免疫力,导致出现无症状感染。

    至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即使患者已经离开疟疾流行区,仍可能会在初次感染数周至数月后临床复发。临床复发是因为病原体潜伏在肝脏中(而恶性疟和三日疟则无此现象),因此必须在肝脏发作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方能痊愈。

谁有危险?

    全球近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多数疟疾病例和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然而,亚洲、拉丁美洲、中东以及欧洲部分地区也受到影响。2009年,108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

   具体风险人群有:

  • 在稳定传播区中尚未形成对最严重疟疾病症免疫力的幼童
  • 无免疫力的孕妇。疟疾导致高流产率(感染恶性疟的孕妇流产率可高达60%),孕产妇疟疾死亡率高达10%50%;
  • 高传播区中具有半免疫力的孕妇。疟疾可以导致流产和低出生体重,尤其在第一胎和第二胎期间。据估计,每年由于妊娠期间感染疟疾导致20万婴儿死亡;
  • 在稳定传播区中具有半免疫力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各次怀孕中均面临风险。胎儿已感染疟疾的妇女将艾滋病毒传给新生儿的风险也较高;
  • 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
  • 来自无疟疾区域的国际旅客由于缺乏免疫力而面临风险;
  • 源自流行区的、现居住在无疟疾区的移民及其子女在回原籍国探亲访友时,因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减退,也面临风险。

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疟疾将缩短其持续时间,避免死亡。这还有助于减少疟疾传播。

    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是恶性疟治疗方法,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世卫组织建议在治疗之前对所有疑似疟疾病例进行寄生虫学诊断测试(使用显微镜或快速诊断测试)予以确诊。几分钟后即可获得寄生虫学确诊结果。只有在无法进行寄生虫学诊断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仅按症状确定治疗。《疟疾治疗指南》中载有更详细的建议。

耐药情况

    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且扩散极快,影响了控制疟疾努力。

    如果使用青蒿素单方疗法,患者在疟疾症状迅速消失后可能会过早停止治疗。这可导致治疗不完整,且这类患者血液内仍会有残存的寄生虫。如果不采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服用复方药予以治疗,这些具有耐药性的寄生虫就会存活下来,传染蚊虫,进而传染人类。因此,这种单方疗法是造成对青蒿素耐药性扩散的主要因素。

    由于至少五年内不会有任何抗疟替代药品,如果像以前对氯喹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的耐药性情况那样,对青蒿素的耐药性一旦形成并扩散至其它广大地区,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后果。

    世卫组织建议常规监测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并协助各国努力加强在这一重要领域的工作。

    《控制青蒿素耐药性全球计划》中载有更全面的建议。

预防

    病媒控制是在社区一级减少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唯一可将疟疾传播率从很高水平降至接近零传播率的干预措施。

个人防护蚊虫叮咬则是预防疟疾的第一道防线。

    两种控制病媒措施在许多情况下行之有效。

经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

    在公共卫生供应规划中,最好应提供经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世卫组织建议覆盖所有面临风险的人,在多数地方,通过提供经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实现此项目标的方法。因此,在高传播区,每个人每天均应在经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内过夜。

室内残留喷洒杀虫剂

    室内残留喷洒杀虫剂是最有力的迅速减少疟疾传播的措施。为充分发挥其效力,至少应对目标地区80%的房屋内喷洒。室内喷洒的效力可持续3-6个月,持续时间取决于所用的杀虫剂和所喷洒表面的类型。在某些情况下,滴滴涕有效期可以长达9-12个月。正在研制更长效的室内残留喷洒杀虫剂。

    可以使用药物预防疟疾。旅行者可以采取药物预防措施,抑制疟疾的血液感染期,以防罹患疟疾。世卫组织建议对生活在高传播地区的孕妇使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在妊娠中期和晚期进行间歇性预防治疗。同样,对非洲高传播地区的儿童,建议除在常规疫苗接种外,进行3剂磺胺多辛乙胺嘧啶间歇性预防治疗。

杀虫剂耐药性

    迄今疟疾控制方面取得的许多成就是因为开展了病媒控制。病媒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拟除虫菊酯(用于杀虫剂)的使用,这是用于目前推荐的经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或经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的唯一杀虫剂类别。对拟除虫菊酯的耐药性已经出现,特别是在非洲,虽然迄今明显控制失败情况只有一两例。

    目前缺乏缺乏具有成本效益并具有安全性的替代杀虫剂。开发新的替代杀虫剂是个首要重点,但也是一项昂贵的长期努力。研制可用于蚊帐的新杀虫剂尤其重要。

    杀虫剂耐药性检测应是各国疟疾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确保使用最有效的病媒控制方法。在选用室内残留喷洒杀虫剂时,应始终根据目标病媒敏感性方面的当地最新数据作出决定。

对经济和卫生系统的影响

    疟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以使高传播率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3%。从长期来看,每年这些损失合起来导致有疟疾和无疟疾国家之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在非洲)。

    疟疾的卫生保健费用包括用于预防和治疗的个人和公共支出。在一些高负担国家,该疾病占:

  • 高达40%的公共卫生支出;
  • 住院病人的30%-50%
  • 高达卫生诊所门诊病人的60%

    疟疾严重影响无力支付治疗费和难以获得卫生保健的穷人,并使家庭和社区越来越深地陷入贫困。

消除

    许多国家,尤其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国家,已成功地消除了疟疾。世卫组织1955年发起的全球消灭疟疾运动成功地在一些国家中消除了疟疾,但最终却未能实现总目标,于是,不到20年后转向了不那么宏伟的控制疟疾目标。但近些年,重新出现了对消灭疟疾的兴趣,并将之作为一项长期目标。

    大规模使用世卫组织建议的战略,采用现有的工具,国家作出坚定承诺,以及与合作伙伴并肩工作,有助于促进更多的国家、尤其是低度传播和不稳定传播的国家朝消灭疟疾的方向前进。

针对疟疾的疫苗

    目前没有获得许可的针对疟疾或任何其它人类寄生虫的疫苗。一项被称为RTS,S/AS01的针对恶性疟疾的疫苗研究,现已进入后期阶段。目前正在非洲7个国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对该疫苗进行评价。这项试验将分三个阶段得出结果,每组结果都将由世卫组织外部咨询委员会进行审查。世卫组织的使用建议将取决于这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最后结果预期于2014年出台。其它疟疾疫苗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

世卫组织的应对行动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规划负责为控制和消除疟疾制定方针,具体办法是:

  • 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和战略;
  • 对全球进展进行独立评价;
  • 为建设能力、加强系统和进行监测制定方法;
  • 确定控制和消除疟疾方面的威胁以及新的行动领域。

    世卫组织还是遏制疟疾伙伴关系的共同创建方之一,并且为该伙伴关系提供了东道服务。遏制疟疾伙伴关系是针对疟疾采取协调行动的全球框架,负责发起行动,调动资源,并促进在各合作伙伴中达成共识。该伙伴关系由500多个合作伙伴组成,其中包括疟疾流行国、发展伙伴、私立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基金会以及学术研究机构。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