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述

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7            

2023年6月2日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胡和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编之二 
 
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党中央批准的工作方案,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办公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承担这项重大政治任务,高质量完成选读编辑出版工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认真学习研读这部著作,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这一思想闪耀真理光芒、富有实践伟力,更加深刻体悟到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贡献。 
一是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这一思想以具体的历史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性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赋予马克思主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更为显著的时代特征、更为生动的实践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以旺盛活力和崭新形象展现于世,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坚定理论自信。学习选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提出“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内在贯通,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深相融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这一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思想精华、鲜明特质,进一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和命脉的时代价值,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一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标志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学习选读,对于我们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日益走向普遍交往、紧密联系的世界历史的过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大潮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把握人类前进方向,深刻回答“人类社会何去何从”“世界各国如何相处”“不同文明怎样交往”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对共建美好世界的追求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开拓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一幅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图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一思想站在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陈旧思维,凸显了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责任,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指明了人间正道,极大增强了人类社会追求更加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学习选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要求,结合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组织好《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运用工作,坚持不懈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在深化学习上用力,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研究阐释上聚焦,围绕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组织理论界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深化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在宣传普及上创新,坚持大众化方向,转变文风话风,改进方式手段,提高传播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发展难题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曲青山 
 
《习近平著作选读》的出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历程,集中展现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认真研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思想所贯穿的强烈问题意识、鲜明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最深层次、最高抽象凝练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着眼点。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同志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准确把握和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著作选读》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作出了全面而充分的反映。比如,面对党内一度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等问题,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原则;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民主政治的攻击、污蔑和歪曲,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命题;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再比如,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的逆流逆风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霸权主义甚嚣尘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等等。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中孕育、创立、形成和发展的。 
第三,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老问题的叠加和交织,有的是老问题采取了新表现。我们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要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唤,认真研究解决各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不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习近平著作选读》给了我们立场,给了我们方向,给了我们智慧,给了我们力量。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
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下一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将按照党中央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好使用好《习近平著作选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走在前、作表率,立足职能定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坚决扛起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都担当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莫高义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北京市高度重视选读学习。市级领导班子举行为期一周的读书班,认真研读选读等学习材料;为全市党员干部购买60多万册供学习使用;各大书店全力做好选读发行工作;市属新闻媒体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热潮。结合近一段时间的学习,谈三点体会。 
一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选读生动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认真学习选读收录的一篇篇报告、讲话、谈话,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在眼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历在目。选读收录了多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著作,加深了我们对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
以来,党从正本清源入手,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责任落实上的“松”,破除斗争态度上的“软”,力戒文化行业风气的“浮”,巩固阵地建设上的“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们接受到深刻的教育洗礼,收获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努力在理论武装上走在前列。选读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认真学习选读,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思想旗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在新时代非凡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成功推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关键在于思想上的统一为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最坚实最可靠的保证。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必须在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中走在前、作表率,努力在主题教育中把理论学习、宣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将始终把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理论学习突出全面系统、深化转化,理论宣传突出实践导向、入脑入心,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是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奋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选读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经验,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所做的全部工作,归结起来就是一件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更多生动实践。我们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对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我们将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断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要求,坚持以首善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推动选读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中,转化为凝心聚力促发展、坚持不懈抓落实的强大实践力量。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