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述

筑牢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7            

2023年6月1日 

中央办公厅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孟祥锋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编之一 
 
好雨知时节。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之际,党中央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权威教材,的确犹如下了一场及时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段时间的学习虽是初步的,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收获是沉甸甸的,越学越充满理论自信、成就自豪和对实现民族复兴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一是更加深刻领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选读犹如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全方位展现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全景式记录这一思想的发展历程,立体式彰显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越是钻进去学,越能深刻体悟真理的力量、真经的深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选读的出版有利于全党对创新理论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是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选读的一根红线。实践检验真理,事实胜于雄辩。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两个确立”,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三是更加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的大道理。人民至上,微言大义;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和大情大爱渗透于选读的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坚持人民至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圆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更加深刻领悟勇于自我革命的真谛。找到党的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原创性贡献。系统学习选读中有关论述,越发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远考量、良苦用心和政治担当。对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是语重心长地讲,响鼓重槌地敲,坚持不懈地抓。正是依靠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依靠无私无畏的自我革命,保证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近年来,中央办公厅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志用一辈子学思践悟。我们一定深学细悟选读等重点书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筑牢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更扎实地掌握看家本领,不断提高服务保障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自觉、政治能力、业务水平,努力打造让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满意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 
 
 
从四个维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谢春涛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理论视野之宏大、原创性成果之丰富、世界性影响之巨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我以为,应该从四个维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是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这主要是,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我理解,至少有18个方面。在时代特征上,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社会主要矛盾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现代化道路方面,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家治理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建设上,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文化建设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信自强。在社会建设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家安全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民族问题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统一上,提出对特别行政区实行全面管治权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提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外交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的建设上,提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 
三是实践价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家安全全面加强。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四是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阐明了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义利观、全球化观、全球治理观,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美好愿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内容,对其他国家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带头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这一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把《习近平著作选读》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著作作为基本教材,引导学员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高 翔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全面记录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权威教材。习近平总书记从最深层次、最高抽象的角度,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质规定,即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就是党的二十大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体现了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统一,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伟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既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升华和新时代表达,是具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升华了中华民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优秀民本思
想,彰显了我们党的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成长起来、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的分量比泰山还重,群众永远是第一牵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经典论断,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政治意义。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格,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固有的自信特质,升华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宣示了我们党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充满信心。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态度,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升华了中华民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理念,明确了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基本遵循,为我们开启新的伟大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升华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直面问题、敢于斗争的优秀传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方法论遵循。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不敢斗争是没有前途的,畏难懈怠是没有未来的。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方法论特色,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升华了中华民族善谋万世、善谋全局的系统思维传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能力,善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升华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伟大风范、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我们的事业前无古人,更关系千秋,正在复兴的中华民族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六个必须坚持”是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系统诠释了这一思想的根本立场、精神品格、科学态度、实践要求、思想方法、崇高境界,集中展现了这一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关键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的思想引领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坚持、发展和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