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研所吴秀萍在从事博士后课题期间,与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合作研究,发现一例华支睾吸虫病误诊病例,导致患者做了不必要的胆囊切除手术。该病例报道于2014年11月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杂志,题目是“A misdiagnosis of clonorchiasis as gallstone, leading to an unnecessary cholecystectomy: a case report”。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极易引起误诊误治及漏诊漏治。本病例报道:一名56岁男子急诊就医,由于持续2天的腹痛、阵发性钝痛、恶心和呕吐;病人不发烧、生命体征稳定;腹部刚性肿大、肝脏疼痛。腹部检查、彩超及实验室检查被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并实施了剖腹探查和胆囊切除手术,然而打开胆管和排水没有发现石头样物质,却在胆囊中发现两条虫体、在粪便样本中检查出虫卵,后经基因组鉴定,最终确诊为华支睾吸虫病。因此,在肝胆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不能忽视寄生虫感染所致,尤其是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病在明确诊断后短期内通过系统治疗即可痊愈,无需手术。
附件:全文下载 (寄生虫病所 健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