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
发布科室:信息中心    发布作者:朱淮民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由于免疫缺陷者易于罹患该病,因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艾滋病(AIDS)的发现和流行,大大推动了其研究进展。
隐孢子虫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最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列,并于1986年将人的隐孢子虫病列为艾滋病的怀疑指标之一;国外曾多次发生因饮用水污染造成大量人群集体感染的事件;在畜牧业中,隐孢子虫感染引起新生小牛腹泻,国外称为小牛泄泻症。现已证明,隐孢子虫感染广泛存在,是人类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无论是贫民区还是富人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甚至健康人群,所有年龄段(婴儿到年长者)以及动物密切接触者,医学界都关心该寄生虫感染的治疗和预防问题。当前,对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成为全球寄生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引起了兽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药物学、公共卫生、饮水卫生以及废水处理等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一节  病原与流行特征
隐孢子虫属于孢子虫纲,球虫目。1907年由著名寄生虫学家Tyzzer在小鼠胃腺组织中发现,定名为小鼠隐孢子虫(C. muris),1912年Tyzzer在小鼠小肠中发现并命名了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1955年,Slavin报道火鸡隐孢子虫引起火鸡急性严重腹泻并死亡,首次证明隐孢子虫的强致病性;以后又发现该虫可引起牛腹泻,才引起部分人的关注。1976年起在严重水样腹泻的病人中查到隐孢子虫感染,以后又出现正常免疫功能的人因与感染隐孢子虫的犊牛密切接触而暴发隐孢子虫病,以及艾滋病人长期感染隐孢子虫并且发生几例死亡的报道,进一步引起医学界重视。我国1987年由韩范在南京首次发现人体病例。
 
一、病原体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
鉴定隐孢子虫是基于其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但只能鉴定到属,鉴定种有一定困难。其原因是经典的球虫鉴定方法是查卵囊,卵囊在种间的区分上无明显特征,用发育期形态、易感宿主及地理分布等资料,还须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方可提供鉴定虫种的信息。
目前共鉴定了16个隐孢子虫有效种(表8-1),一些难以确定的种内差异也产生了一些分离株或基因型,目前已鉴定了多达30余个基因型。
隐孢子虫从宿主消化道中排出的阶段是卵囊。卵囊圆形或卵圆形,大小4~6μm,成熟卵囊内含4个子孢子,呈镰刀形,直径2~5μm。
(二)生活史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中有6种形态,即配子体,卵囊,子孢子,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病原学检查一般查粪便中排出的卵囊。
 

表 4-1    隐孢子虫的有效种名, 宿主类型, 以及卵囊大小(引自Fayer and Xiao,2007){nextpage}

虫种

宿主类型

平均卵囊大小/范围(μm)

拉丁名

中文名

C. andersoni

安氏隐孢子虫

7.4×5.5/6.08.1×5.0–6.5

C. baileyi

贝氏隐孢子虫

6.2×4.6/5.66.3×4.5–4.8

C. bovis

牛隐孢子虫

4.9×4.6/4.85.4×4.2–4.8

C. canis

犬隐孢子虫

5.0×4.7/3.75.9×3.7–5.9

C. felis

猫隐孢子虫

5.0×4.5

C. galli

鸡隐孢子虫

8.3×6.3/8.08.5×6.2–6.4

C. hominis

人隐孢子虫

5.2×4.9/4.45.9×4.4–5.4

C. meleagridis

火鸡隐孢子虫

火鸡

5.2 ×4.6/4.56.0×4.2–5.3

C. molnari

摩氏隐孢子虫

4.7×4.5/3.25.5×3.0–5.0

C. muris

鼠隐孢子虫

7×5

C. parvum

微小隐孢子虫

卵圆形 4.5

C. scophthalmi

菱鲆隐孢子虫

菱鲆(鱼)

4.4×3.9/3.75.0×3.0–4.7

C. serpentis

蛇隐孢子虫

2.8 to 3.6

C. suis

猪隐孢子虫

4.6×4.2/4.44.9×4.0–4.3

C. varanii

蜥蜴隐孢子虫

蜥蜴

4.8×4.7/4.85.1×4.4–4.8

C. wrairi

雷利隐孢子虫

豚鼠

5.4×4.6/4.85.6×4.0–5.0

感染阶段是卵囊。经口食入隐孢子虫卵囊获得感染。当含子孢子的卵囊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经消化液作用,子孢子自囊内逸出,在宿主消化道(主要在小肠)黏膜细胞内裂体增殖,裂殖子形成后从裂殖体中释放,进入新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进一步繁殖。部分裂殖子发育形成雌雄配子体,交配形成卵囊,成熟卵囊中含有4个子孢子。卵囊经粪便排出后再感染人或其它动物。整个生活史周期需13~15天。
 
二、流行特征
 
(一)分布   
人体隐孢子虫病全世界分布。发达国家人群感染率0.6%~20%, 发展中国家为4%~25%。我国各地的调查结果为1.4 %~13.3 %。调查结果差异与收集粪便标本的代表性有关。如从天津、上海、徐州、张家口、哈尔滨等地收集的腹泻病人粪便检查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10.45%、5%、1.65%、0%、0%。天津的标本来源于市区和郊区的腹泻病人,徐州的标本则来源于儿童医院,有当地和邻近山区的腹泻儿童;后两地的标本则来源于城市腹泻病人。说明单单城市的腹泻病人中由隐孢子虫作为感染源的比率相对较低。一般来说,人体感染常在饲养家畜的家庭,以及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家庭、托儿所及儿童医院内流行。高危人群中(如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从低于20%至超过90%不等;其中艾滋病人和儿童中的感染率可分别高达48%和17.5%。我国调查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为15 %~49 %。
(二)流行环节
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环节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讨论。
1.传染源   隐孢子虫是动物源性寄生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240 种动物,动物种类有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类、鱼、鸟和昆虫。家畜、野生和饲养的动物中均有自然感染,反刍动物似最为易感。英格兰和威尔士2001年由于口蹄疫流行,宰杀了疫区所有牲畜,从口蹄疫流行的第一周起到流行期结束,隐孢子虫病减少约35% (20%~47%),英格兰的东北部则减少了63% (31%~80%)。英国还有多起青少年参观牧场接触感染幼畜引起暴发流行的报道。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动物(尤其是家畜)是人隐孢子虫病的主要感染来源。
动物中以年幼的动物更容易感染并发生临床症状。如小牛早在出生1~2周被感染,多为微小隐孢子虫,排包囊也多;断奶及成年牛多感染牛隐孢子虫,排包囊较少,持续时间较短。
迄今为止,发现引起人兽共患病的隐孢子虫有8个种和3个基因型,分别为人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犬隐孢子虫,猫隐孢子虫,鼠隐孢子虫,猪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以及鹿基因型、臭鼬基因型、CZB141基因型,其中,人隐孢子虫和微小隐孢子虫最常见(表8-2)。
隐孢子虫的宿主特异性因种而异,有些种类的宿主范围较固定,如雷利隐孢子虫只感染豚鼠,牛隐孢子虫只感染牛;感染哺乳动物的微小隐孢子虫不感染鸭、鹅,但能感染鸡。另外一些种类的隐孢子虫有较广泛的宿主,如猫隐孢子虫、犬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鼠隐孢子虫、猪隐孢子虫分别是猫、犬、牛、鼠、猪的病原体,但是犬、 牛、猫、猪和隐孢子虫鹿基因型在2414个腹泻病人粪便中查出的百分数分别为: 0.2%、0.1%、 0.04%、0.04%、0.04% 。宿主最广泛的是微小隐孢子虫,几乎可感染所有的哺乳动物;从人粪分离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可感染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表8-2  英国1989~2005年人体隐孢子虫病的病原体种类(引自Fayer and Xiao,2007){nextpage}

隐孢子虫种

病人数(%

人隐孢子虫

6 594 (50.29)

微小隐孢子虫

5 981 (45.6)

人隐孢子虫和微小隐孢子虫

65 (0.5)

火鸡隐孢子虫

99 (0.8)

猫隐孢子虫

22 (0.2)

犬隐孢子虫

2 (0.02)

猪隐孢子虫

1 (0.01)

鹿基因型

6 (0.05)

臭鼬基因型

1 (0.01)

CZB141基因型

1 (0.01)

未定种/基因型

337 (2.6)

总计

13 112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来说虫种宿主特异性则不典型,如鸟类的隐孢子虫在免疫功能正常以及低下人群中都有发现;有报道6例由贝氏隐孢子虫致机会性感染,并致死。犬、猫、鼠的隐孢子虫主要在艾滋病人和儿童发生感染,通过人和动物间接触传播。
(三)感染途径与方式 
人隐孢子虫病通常是来源于动物,尽管食物传播也有发生,但主要经过水源传播,许多大的暴发流行都追溯到水源被动物粪便污染。大面积的感染多发生在接触了公众水系,如城市自来水、江河湖海岸边的娱乐活动、污染的游泳池等。而大规模感染中的食源性传播仅仅是少数。人-人传播也很普遍,经常发生在家庭和日托中心的护理过程中。隐孢子虫的感染仅需非常低的剂量(在宿主体内建立感染的卵囊数量),这种剂量在不同的虫种不同,一般在9~1000个卵囊不等。
隐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所有被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食物、水都能使人和动物宿主感染。1993年,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展销会上,发生过一起由于鲜榨苹果汁污染引起的隐孢子虫病集体感染。
隐孢子虫的传播方式以粪-口、手-口途径为主。传播类型为动物-人、人-人间传播。污染的水源、空气也能传染(卵囊很微小,尘埃足以携带其飞扬);此外,旅游期间的感染通常是宾馆食物和游泳池受污染,集体受感染。通常易受污染的途径和感染方式归纳为:
1. 感染途径:(1)动物-人传播:直接接触动物,动物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2)人-人传播:病人与家庭成员、医务人员及护工间接触,病人排泄物污染环境间接传播。
2. 感染方式:(1)接触家畜和宠物的皮肤和皮毛、笼舍;(2)接触腹泻病人使用的衣物、床单被褥、毛巾,受污染的花园、院落和公园的垃圾;(3)婴儿通过接触尿布感染,如家庭成员及保姆手污染,换尿布时交叉感染;(4)痰液和呕吐物飞沫传播;(5)吃生的受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食物,尤其生食贝类食品。软体动物鳃部因为过滤富集了大量的卵囊。卵囊在海水中可存活1年,在牡蛎中存活14天;(6)饮用或使用污染的水(用于洗浴, 游泳以及直接饮用);(7)医源性传播,如脏器移植而感染者也有报道;(8)肛门周围的皮肤(口-肛门接触,对于性伙伴更重要);(9)在流行区旅游感染;(10)媒介节肢动物(苍蝇、蟑螂等)机械性携带隐孢子虫卵囊。家蝇可实验性携带卵囊,在牛棚及周围采集的苍蝇查见卵囊。
(四)流行因素
1. 易感季节  隐孢子虫的感染与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高峰季节通常是春季、夏末和秋季。最炎热时强烈的阳光对卵囊不利。这种季节高峰与夏季户外活动(如水上娱乐、游泳)的增加是一致的,可能还反映社区游泳场所内儿童过度拥挤。在温暖、湿润的雨季容易出现感染高峰。统计学研究发现,隐孢子虫的暴发流行与天气(如超常降雨量)有关。雨季流水冲刷使粪池中粪便溢出,动物粪便被冲入河流,污染水源。流行因素研究发现隐孢子虫常常是通过粪便被冲进河流,并从动物传到人类。
2. 易感人群
(1)年龄:各年龄段都可感染隐孢子虫,但是,在低年龄(1~2岁)和营养不良的儿童,以及刚出生数周内的动物更易感染。低于1岁的婴儿感染率较低,可能是母乳喂养、少有自由活动机会,因而接触卵囊机会少;也可能是从母体传给婴儿的先天免疫对隐孢子虫有一定抵抗力。美国的调查发现儿童和30~39岁成年人报告中的病例最多。这一情况与有关幼儿中隐孢子虫病发病率较高并传播给其护理者(如儿童保健人员、家庭成员和其它的家庭接触者)的报告相符。
(2)性别:儿童至青年阶段的感染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后的年龄段则是女性高于男性。前者可能是青少年阶段男孩顽皮接触污染机会多,而后者则可能是女性从事家务劳动接触污染机会多。
(3)职业:动物饲养和屠宰加工场工作者、医务人员、从事食品加工(尤其是水产品加工)、水处理和游泳池管理人员等感染机会较多。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各种先天免疫缺陷性疾病(如X-连锁的高免疫球蛋白M综合症、CD40配体缺陷、选择性IgA和酵母菌调理素缺陷,γ干扰素缺陷等)、医疗行为(药物化疗、放射治疗、移植后)、疾病(慢性疾病、重要脏器疾患)、感染(如HIV)、肿瘤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对隐孢子虫易感,且感染后不易清除。如巴西调查肾移植、慢性肾衰透析病人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34.8%和25%,明显高于对照组(17.4% )。
(5)其他:长途旅行以及生活环境改变,如旅途疲劳的人若食入污染食品、饮用污染水常常易感,隐孢子虫是“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西非从事维和行动的人群中,有13.6%的人在两年后血清隐孢子虫特异性IgG抗体转为阳性。
3. HIV感染者患隐孢子虫病的危险因素   感染隐孢子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状况,免疫机能低下的人感染隐孢子虫后表现为严重的水样腹泻,身体严重的消耗,甚至致死。估计有15%~20% 艾滋病人感染隐孢子虫。在HIV 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主要与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CD4 T淋巴细胞数量超过每微升200,病人一般感觉尚可,但是体内的寄生虫仍然存在;若CD4T淋巴细胞数量低于每微升200,则出现临床症状。近年来,由于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临床能够重建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能够明显减少隐孢子虫的数量并减轻临床症状。
在印度筛选了111例 HIV 感染腹泻者,共发现28人感染隐孢子虫,有症状的病人大多数还有其他肠道寄生虫共感染。有17人 (64%)具有动物接触史,都有腹泻。其中58%感染人隐孢子虫,64%感染动物虫种,这些病人更容易出现发热。
4. 流行特点  
(1)家庭集聚性:调查发现,隐孢子虫在家庭内传播与引起菌痢的志贺菌的传播相似,具有家庭成员间直接和间接传播的潜能。同样,在医院、养老院、幼托机构也会造成集体感染。南京市儿童医院对32例1岁以下、腹泻超过3个月以上的隐孢子虫肠炎患儿进行跟踪调查, 22例患儿中,8例的母亲、1例的父母均感染隐孢子虫;这9例母亲有间断性腹泻史,2例伴有呕吐、低热,粪便中检出隐孢子虫卵囊;1例患儿父亲自述无腹泻,但粪便中查见隐孢子虫卵囊。
(2)高危人群易感:一岁以下儿童是感染微小隐孢子虫的高发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易出现临床症状,且不易自愈;病人感染微小隐孢子虫临床过程多变。
(3)易发生水(食)源性暴发流行:国外曾多次发生因水源污染、食物污染而造成大批人集体感染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广,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第二节  临床表现
尽管隐孢子虫大多能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抑制或清除,疲劳、智障人员常发生慢性感染;在某些人群(如免疫功能抑制人群)也可引起致死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隐孢子虫病持续性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更加重腹泻。
(一)免疫功能正常者的隐孢子虫病
潜伏期一般为7~10天(5~28天)。隐孢子虫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炎症,主要表现为:轻微至中等程度、自限性腹泻,即持续数日可自愈,腹泻超过2周也属常见,偶可持续1月左右。一日腹泻5~10次,以水样便为多见,或为粘液稀便,一般无血液和白细胞。在慢性隐孢子虫感染中体重下降常见,因而国外有称该病为减肥病。可伴纳减、恶心、呕吐、上腹部痛(多为间歇性、轻度),少数病人可有低热(<39℃=、头痛、全身不适、乏力。血象大多正常。婴幼儿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偶见反应性关节炎。病情轻重与排卵囊的数量相关。
(二)免疫功能缺损者的隐孢子虫病
各种原因损伤免疫功能下降,都使人对隐孢子虫易感。有报道,在患麻疹期间暂时性免疫功能低下发生以腹泻、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隐孢子虫病。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重度肝炎的感染率(10.19%)明显高于轻、中度肝炎组(1.13%、3.13%),慢乙肝组的隐孢子虫感染率(5.18%)显著高于其它腹泻人群组(1.14%)和对照组(0.17%)。
1. 临床类型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隐孢子虫后,由于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不同,可能出现以下类型:①无症状(占4%);②短期腹泻,病程短于2月,可以完全恢复(占29%);③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月,粪便和肠黏膜活检反复查见卵囊(占60%);④严重感染,每天排出超过2升水样便(占8%,此时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50/μl);⑤腹泻次数一般超过10次/天,排大量水样便,体重减轻,吸收不良,持续携带卵囊,死亡率增加。
2. 临床表现  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引起严重且迁延难愈的腹泻,大多数病人腹泻时间超过30天。潜伏期难以确定。症状多而重。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艾滋病人,腹泻类似霍乱样大量的水泻,日多达数十次,伴有血容量减少及吸收不良。最严重的病人一日腹泻次数多达71次,腹泻量达17升。对治疗药物常不敏感,患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及体重下降,甚至呈恶病质或病人死亡。
3. 播散性隐孢子虫病  宿主免疫功能下降对原虫的抑制能力降低,原虫突破原寄生部位,发生播散型隐孢子虫病:
(1)胆道感染:艾滋病感染隐孢子虫,有10%~16%发生胆囊感染,有些表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硬化性胆管炎,发热,右上腹疼痛与腹泻程度无关联。
(2)胰腺和肝脏: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免疫功能低下者都有发生胰腺炎、肝炎的报道。
(3)呼吸道隐孢子虫感染:可表现为隐性感染和呈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 声嘶,喘息, 假膜性喉炎,咳嗽最常见。在痰液、支气管吸出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活检组织中查见隐孢子虫,虫体粘附于支气管黏膜细胞。此外,还可同时伴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个别HIV伴隐孢子虫病例有发生毒性巨结肠和肠瘘管的报道。意大利报道一例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低于200/ul,感染隐孢子虫未出现消化道症状,仅有肺部症状,经用巴龙霉素和阿奇霉素,结合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好转。
播散型隐孢子虫病不易诊断,往往于尸解时发现。
 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
诊断隐孢子虫病应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实验室诊断通常分为病原学检查法,免疫学检查法和核酸检查法。
 
一、诊断
 
(一)临床诊断
免疫功能正常者发生水样便,一般无发热,持续数天且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应当怀疑隐孢子虫感染,对粪便采用特殊染色查隐孢子虫。患各种疾病损伤免疫功能,连续腹泻超过2周以上,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也应考虑粪便特殊染色检查隐孢子虫。
(二)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检查  
(1)取材:
粪样:可取腹泻病人粪便;播散性隐孢子虫病则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或肠检胶囊取胆汁、十二指肠液。粪便或组织液可以硫酸锌低速离心浮聚法或醛醚沉淀法浓缩卵囊。
病理样本:用内窥镜进入小肠直接检查肠壁病变情况,发现可疑病变直接夹取病变组织检查病理变化和病原体;甚至可考虑肝脏活检检查胆管上皮细胞,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上皮细胞内找到隐孢子虫,即可确诊。
(2)检查方法:
1)直接涂片:上述取材可直接涂片,检出卵囊(囊合子)。这种方法检出率极低。
2)特殊染色:改良抗酸染色法应用最广,是确诊隐孢子虫感染的可靠方法。也有用金胺-酚染色法进行筛查(图8-3),发现可疑虫体时可用改良抗酸染色法,二者联用效果更理想。
检查隐孢子虫的粪便染色方法还有:三色染色法,铬变蓝,  改良铬变蓝方法,改良Safranin 技术(热染色法),Kinyoun 染色法等。
3)荧光剂和荧光增色剂:如Calcoflure white,荧光试剂金胺-罗丹明和吖啶橙等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卵囊带有蓝白色、黄绿色或橙黄色荧光。荧光试剂染色操作简便,但敏感性差,只是作为筛检方法。因需要荧光显微镜不适于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4)免疫荧光方法检查隐孢子虫:常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直接显示粪便或病变组织中的隐孢子虫。
(3)结果判断:标本经抗酸染色后,囊合子呈红色或桃红色,圆形或略带卵圆形,平均直径为415~515 μm(图8-4);成熟卵囊内可见4个纺锤型子孢子。
由于卵囊保存时间、成熟程度不尽相同,染色后囊合子的形态和染色深浅可有变异。此外,粪便中存在的酵母菌以及念珠菌在大小和形态上可与卵囊混淆,其鉴别点是:真菌胞壁不耐酸,在复染后一般成淡蓝色,如复染过度亦可染成红色;真菌一般较大(6~10 μm)。可藉这些特点鉴别。
显微镜下发现上述卵囊,可诊断为“隐孢子虫”感染。

图8-3   隐孢子虫(金胺酚染色,×400)   (图8-3,图8-4为韩范赠送,瞿逢伊提供) 图8-4   隐孢子虫(改良抗酸染色,×1000)
 
2. 免疫学方法检查血清中特异性隐孢子虫抗体  有几种血清学检查法被用于隐孢子虫感染的辅助诊断(检查抗体)。国内外有生产商推出了多种试剂盒,检测方便快捷,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在标准化的测试条件下,文献报道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100%。
血清IgG抗体阳性只能说明先前有感染,对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诊断的意义虽然不大,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3. 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PCR技术已经成为开发新一代诊断方法的基础,用于检查临床标本和环境水样本中的隐孢子虫。优点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区分基因型。近年来发展的免疫磁珠分离结合PCR技术可提高敏感度(见贾第虫章节)。
 
二、治疗
 
由于环境中隐孢子虫污染的场所及机会很多,人体接触的机会也多,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确诊隐孢子虫感染后一定要重视并给以综合治疗。
(一)免疫功能正常者隐孢子虫病治疗
一般来说,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隐孢子虫后可呈现自限性病程,因而大多数未经特殊治疗,临床表现在10天内逐渐缓解。对症治疗可用止泻药,临床常用的抑制肠动力药有苯乙哌定和普鲁卡因。支持疗法(包括补液和补充营养)是治疗的重点,适当补充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
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巴龙霉素,该药可减轻症状。剂量:巴龙霉素1.0 g口服,每天2次,重症加用阿奇霉素每天 600mg/d ,口服。腹泻严重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无效;螺旋霉素对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其它推荐药物如6-氧甲基红霉素(克拉霉素,6-甲红霉素)。
临床观察口服大蒜素有效,不足1岁者,20 mg,每天4次;其他儿童20~40 mg, 每天4次,首次加倍,6~7天为一疗程。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并经3次不定期复查,大便中隐孢子虫卵囊均呈阴性,为完全治愈。经374例儿童隐孢子虫肠炎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复查,均治愈。
(二)免疫功能低下者隐孢子虫病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的隐孢子虫感染者,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以提升免疫功能,如HIV感染可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恢复免疫功能,若抗-HIV治疗失败,则考虑试用治疗腹泻和抗寄生虫药物,如巴龙霉素+阿奇霉素,剂量同上。国外有新药硝唑尼特与巴龙霉素配伍;临床试验硝唑尼特对于隐孢子虫中等有效。该药在减少卵囊排出方面有剂量-效应关系,理论上可减少传播,并能够改善隐孢子虫病患儿的预后。硝唑尼特100mg,每天2次,3天疗程。HIV感染受试者中,3天疗程的硝唑尼特治疗和安慰剂治疗没有显著差别。但延长一个疗程治疗确实有效。目前国外推荐用于儿童隐孢子虫病。
长期腹泻病人给以支持疗法尤为重要,如补充液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于HIV/AIDS患者应辅以高活性抗逆转录治疗来重建宿主的免疫系统,有报道艾滋病人(甚至CD4 +T淋巴细胞数绝对值低于 100 /ul)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体内寄生虫的清除。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对提升免疫功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咨询有关专家。
 第四节  预防控制
环境中隐孢子虫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动物饲养场所。根据有关隐孢子虫卵囊抵抗力研究结果,对水中隐孢子虫卵囊消除需要特殊的技术与方法。卫生部门应当对各种水体进行常规性监测。1987年美国佐治亚州一城市饮用水污染造成13 000人隐孢子虫感染,水中隐孢子虫卵囊数达到2.2 个/ L。米沃奇(Milwaukee)市暴发流行后处理水的卵囊数是0.16 个/ L。
 
一、防治措施
(一)针对传染源
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隐孢子虫的保虫宿主包括:哺乳动物, 鸟, 鱼和爬行动物,动物间、动物与人之间可以交叉感染,如牛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人。其他保虫宿主有:猪、猫、鹿、豚鼠、小鼠、大鼠、羊。幼年动物排卵囊数更多。对动物饲养场有针对性地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包括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动物常规检疫等防治措施。
(二)针对传播途径
防止水源及食物的污染极为重要。饮用水取水口应重点保护,防止受污染,应当远离动物饲养场所。
病人与病畜的粪便应加强管理以防止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卵囊在外界抵抗力强,常用的消毒剂不能将其杀死,10%福尔马林、加热65~70℃30 分钟可杀死卵囊。病人用过的肠镜等器材、便盆等,在3%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15 分钟后再予以清洗。
(三)针对易感人群   
人体志愿感染的实验中,30 个卵囊可使20%的人、100 个卵囊可使 40%的人感染, 由此推算最小感染剂量时是1个卵囊就可使人感染。加之卵囊的抵抗力强,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措施是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切实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提倡熟食,动物、水产品一定要煮熟,尤其要避免生食贝类食品,隐孢子虫卵囊在牡蛎中可生存>2月。有多次食源性隐孢子虫暴发感染是由于食品加工人员手污染了卵囊,接触食品造成人群感染。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养成常规或经常洗手、饮用烧开水的习惯。
 
二、针对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防治要点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对隐孢子虫最易感。CD4+ T淋巴细胞数低于 200/μl以下(正常值800~900/μl),人体隐孢子虫病很难治愈,关键是防止感染。
(一)治疗病人
治疗药物同上。由于缺少治疗隐孢子虫的特效药物,而且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患隐孢子虫病容易复发,抗隐孢子虫治疗效果较差。
(二)预防感染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最常规的是养成洗手的习惯,只需用肥皂擦洗、清水冲净即可。触摸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场所都要洗手。
2. 远离动物  饲养动物或接触动物,不能直接或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小动物(小牛或小羊),绝对避免接触动物粪便;进食前应彻底洗手。
家养宠物(狗、猫、鸟)一般来说是较为清洁的,但还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或应当有充分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进行操作。对于以下情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生6个月以内的小狗或小猫;有腹泻症状的动物,流浪的动物;确诊患有隐孢子虫感染的动物。
3. 游泳  游泳时注意避免呛水。隐孢子虫可存在于淡水、咸水,甚至游泳池水中,游泳池或浴场的消毒剂(氯)不能杀灭隐孢子虫卵囊;水景池水也含有隐孢子虫,也应当避免接触。
4. 家庭饮食  蔬菜、水果的外表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卵囊,应彻底清洗并煮熟以杀死卵囊,水果应削皮后食用。应避免隐孢子虫病患者接触熟食。
5. 饮水安全  不饮用江、河、湖、海、溪流、池塘甚至泉水。城市自来水污染后应等待卫生部门宣布饮水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使用。
还可选择额外的饮水处理步骤减低感染隐孢子虫的风险,如:①自来水煮沸后饮用。煮沸1 分钟即可,这样处理的水可置于清洁的容器中加盖,在冰箱中保存或制备冰淇淋;②饮用蒸馏水较为安全;③饮用瓶装水。瓶装水通常取自受保护的井水、泉水,一般不易受隐孢子虫污染,但不保证绝对安全。
 
表8-3 安全和不安全的饮料{nextpage}

安全

可能不安全

瓶装或罐装的碳酸饮料

喷泉水

瓶装或罐装的果汁

冷冻的浓缩液加自来水配制的饮料

蒸馏的热茶和咖啡

冰的茶和咖啡

巴士德消毒的奶制品

未经巴士德消毒的奶制品或果汁

巴士德消毒的果汁

新鲜果汁

城市水处理厂通常用过滤方法去除隐孢子虫污染,处理后的水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通常在0.001个/L,而未经处理的水中卵囊数为0.006个/L。家庭也可选择该方法。但是在使用中应当注意:
①定期更换滤膜;
②更换滤膜的工人首先应当无隐孢子虫感染,也应当是非HIV 感染者。若自行更换,应当洗手后戴手套。须注意,过滤和烧煮不彻底并不能100%去除隐孢子虫
③以下的过滤设施能更有效的去除隐孢子虫: ①反向渗透过滤器,②滤器孔径1μm。
6. 旅游注意事项  在发展中国家旅游尤应注意饮水和饮食安全,避免隐孢子虫感染。应当保持在家中同样的卫生习惯,避免在街头摊贩购买饮水和食品,最好咨询卫生部门有关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并获得相关防病卫生知识。
7. 安全性行为  隐孢子虫病患者在肛门-生殖器周围、股部粘附有卵囊,同性恋者应当告知性伙伴以采取安全的措施。
三、水源安全监测
 (一)水源卫生监测
供水部门应有针对隐孢子虫污染的消毒措施,卫生部门应建立常规的饮用水监测措施。
(二)饮用水消毒
由于城市饮水污染导致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杀菌剂量的漂白粉(5% NaOCl)对于隐孢子虫卵囊无效,暴露数小时仍能够存活,增加剂量虽能杀死卵囊,但二氧化氯的副产品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剂量也相应增加。臭氧对于卵囊的灭活有效,但也需要高剂量,而且使用后有副作用,即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中细菌的营养物,刺激细菌生长。有些细菌具有致病性,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表8-4 常用的隐孢子虫杀虫剂

       杀虫剂

使用方法

氨气

5% 20 分钟

二氧化氯

0.4 mg/L 15 分钟

过氧化氢(双氧水)

3% 10 分钟.

臭氧(

1.1 mg/L5 分钟.

最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是将水烧开1分钟后饮用。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12-04 17: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