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疟疾概述
疟疾概述
发布科室:疟疾室    发布作者:寄生虫病所    

  一、疟疾定义

  疟疾是由人体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阳性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能感染人体的疟原虫有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的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现症病人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虫血症。无症状带虫者指无临床症状,但血中可查出疟原虫。

  (二)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疟疾称为先天性疟疾或经胎盘传播的疟疾。

  (三)易感人群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人体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疟疾的免疫有种、株特异性,随疟区性质的不同有明显差异。

  三、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疟疾其潜伏期各不相同,同类型疟疾感染不同虫株后潜伏期也长短不一。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各种疟疾的两次发作之间都有一定的间歇期。病程早期的间歇期可不规则,但经数次发作后即逐渐变得规则。反复发作造成大批红细胞破坏,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脾大。脑型疟主要是恶性疟的严重临床类型,亦偶见于重度感染的间日疟,病情凶险。四种疟疾都有发生再燃的可能性。但复发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

  四、预防

  20216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疟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长期面临输入性疟疾威胁,且疟疾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消除,长期存在输入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防控工作一旦减弱或停止,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重症和死亡病例就会增多。预防疟疾,建议做好: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旅居高风险地区时,提高疟疾风险及防护意识,掌握疟疾防护知识,做好防护准备。

  (2)传播媒介防制。旅居疟疾风险地区时,要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蚊虫驱避剂、穿长衣长袖、杀虫剂滞留喷洒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从国外疟疾流行区或中缅边境地区返乡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酸痛等不适症状,应怀疑感染疟疾,并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4-11-08 13: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