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精氨酸酶介导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小鼠免疫逃避新机制
精氨酸酶介导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小鼠免疫逃避新机制
发布科室:科教处    发布作者:寄生虫病所    

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而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细粒棘球蚴可与宿主共存多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免疫逃避策略的建立,阻碍宿主的免疫应答。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髓源抑制性细胞(M-MDSC)源精氨酸酶相对表达量及外周血精氨酸酶活性显著升高;但精氨酸酶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具体作用尚未清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本研究探讨了精氨酸酶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腔细胞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免疫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经腹腔注射的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中,精氨酸酶1高表达,而精氨酸酶2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无差异;其代谢产物检测发现,精氨酸酶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可削减对病原体的杀伤作用。同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精氨酸酶1在SSChighCD11b+F4/80+、SSClowCD11b+F4/80+、CD11b+CD11c+、CD11b+Gr-1+Ly-6C+Ly-6G-、CD11b+Ly-6G+、CD11b+Gr-1+Ly-6C-Ly-6G+和CD11b+Gr-1+细胞中的表达均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而T细胞受体CD3ζ亚基在CD4+和CD8+ T细胞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且体外研究发现,精氨酸酶1可抑制T细胞受体CD3ζ链的表达。上述研究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后,精氨酸酶1高表达于多种细胞,通过拮抗一氧化氮合成酶和抑制CD3ζ亚基表达起到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提供新认识,为药物靶点设计提供新策略。

该文第一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曹胜魁,通讯作者为沈玉娟研究员和陈家旭研究员。该文发表在Parasit Vectors. 2020 Feb; 13 (1), 49. (doi: 10.1186/s13071-020-3919-4)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0-02-26 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