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260多种脊椎动物,其中包含54种啮齿动物。然而,目前关于隐孢子虫在实验室啮齿动物中的感染情况和遗传特征的研究尚少。为了解隐孢子虫在实验小鼠和大鼠中的感染情况及其遗传特征,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和上海市共采集506份实验鼠的新鲜混合粪便样本,其中实验小鼠457份,实验大鼠49份。提取粪便中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同时对隐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60-kDa糖蛋白(gp60)基因进行巢氏PCR扩增。结果显示,经SSU rRNA基因扩增,实验鼠混合粪便样本中的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6.6%(84/506),其中小鼠为18.2%(83/457),大鼠为2.0%(1/49)。在实验小鼠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到两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n=39)和泰泽隐孢子虫(C. tyzzeri)(n=33),11份样本为这两种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在实验大鼠粪便样本中仅检测到1种C. parvum。共有71.4%(60/84)的隐孢子虫阳性样本在gp60基因位点扩增成功,且均来自实验小鼠。其中共鉴定出5种C. parvum亚型(IIaA14G2R1、IIaA16G2R1、IIaA17G1R1、IIaA18G2R1和IIaA17G2R1)和2种C. tyzzeri亚型(IXaA6R1和IXbA8)。
本研究在实验小鼠检测到的前四个C. parvum亚型都首次在啮齿动物中发现,这五种亚型都出现在人体,表明感染该虫种的实验小鼠可能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科研人员等的健康构成威胁。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研究生周珊珊,通讯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曹建平研究员和姜岩岩研究员。该文章于2024年12月发表于Parasite. 2024;31:75。
附件: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