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由放牧家畜隐孢子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由放牧家畜隐孢子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科室:药物室    发布作者:寄生虫病所    

  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人体常见的人兽共患肠道原虫。隐孢子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260多种脊椎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可感染至少210种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或无脊椎动物 (昆虫和蚌类)。两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孢子虫病和微孢子虫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隐孢子虫感染位列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第五大病因(占比84.4%)。由于毕氏肠微孢子虫传播途径的多样性,美国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 将该微孢子虫列入其《水生生物污染物候选名录》,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NIAID ) 将毕氏肠微孢子虫列入B类生物防御病原体清单。

  该论文在四川省川西高原石渠县两个夏季牧场,开展牦牛、藏绵羊和马体内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共采集750份粪便样本,基于巢式PCR技术,经测序分析显示,隐孢子虫的总检出率为2.1%(16/750)。鉴定出一种隐孢子虫虫种Cryptosporidium suis (C. suis)。该虫种在牦牛和马中发现为首次报道。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总检出率为1.5% (11/750),进一步鉴定出3种基因型,包括已知基因型BEB4和2种新基因型SQY1和SQY2,其中新基因型SQY1属于人兽共患Group 1,基因型BEB4和SQY2聚在具有潜在人兽共患的Group 2。基因型BEB4首次在藏绵羊体内发现。在该调查地区,检出的已知基因型在人体内有报道,提示牦牛、藏绵羊和马在维持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传播循环中可能承担着重要储存宿主功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彭晓雪为第一作者,沈玉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文于2025年3月在线发表于《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5-05-09 15: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