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单细胞测序揭示囊性包虫病不同阶段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异质性
单细胞测序揭示囊性包虫病不同阶段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异质性
发布科室:药物室    发布作者:寄生虫病所    

囊型包虫病(CE)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节感染引起的严重人兽共患病,呈全球性分布,为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表现为寄生的组织器官(主要是肝脏和肺部)中的包囊充满大量原头节(PSCs),如囊壁破裂原头节可播散至其他部位,导致继发感染,是囊型包虫病手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感染进程中,宿主产生极其异质的免疫细胞以浸润病变,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这些细胞的数量、组成和功能状态是动态的。目前,scRNA-Seq揭示了人体CE病变微环境中浸润免疫细胞的转录异质性,分析了靶向病变微环境的某些细胞类型,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潜力。然而,不同感染期的具体的免疫机制尚未阐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课题组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个重复)的小鼠和未感染的野生型小鼠的肝脏样本中45, 199个细胞的转录组进行分析。这些细胞被分为26个簇,具有四种不同的细胞类型: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B细胞、髓细胞和内皮细胞。在感染晚期发现具有免疫抑制和促血管生成功能的SPP1+巨噬细胞亚群。单细胞调节网络推断和聚类分析表明,Cebpe、Runx3和Rora是SPP1+巨噬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细胞通讯分析显示,SPP1+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并具有促血管生成功能。SPP1+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通过Vegfa–Vegfr1/Vegfr2存在明显的沟通关系,SPP1+的巨噬细胞通过特定的配体-受体对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这可能有助于它们的免疫抑制功能。我们对囊型包虫病感染微环境的全面探索以及首次发现具有感染期特异性的SPP1+巨噬细胞,为血管生成和感染后期相关的免疫逃避机制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

该文第一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蒋小凤,通讯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沈玉娟研究员和曹建平研究员。该文发表于2022年12月8日Frontiers in Immunology

(doi, 10.3389/fimmu.2022.1067338)。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3-01-05 14: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