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王陇德副部长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换届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王陇德副部长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换届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发布科室:信息中心    发布作者:shen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卫生部向上一届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各位老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几十年来,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我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咨询意见及建议。同时,我还要对参加新一届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各位专家表示祝贺。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当前我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形势,增强使命感

(一)我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截至2004年底,全国12个历史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有5个消灭了血吸虫病; 434个历史流行县(市、区)已经有262个县(市、区)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 63个县(市、区)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从总体上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已经在1994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据2004年结束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分析结果,与1990年调查相比,全国蠕虫总感染率由55.27%下降至21.40%,多重感染比例由43.33%下降到24.86%。此外,疟疾流行程度也已明显降低,流行区范围缩小,发病率显著下降。

(二)我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1、血吸虫病

2004年,我国血吸虫病疫情的特点是:1、病人总数居高不下。根据统计年报,2004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病人84.3万人;2、钉螺面积有小幅度增加;3、个别已经控制的地区疫情出现回升;4、耕牛感染率较高;5、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输入性病例有所增加。

2、疟疾

我国疟疾疫情报告数连续三年呈现上升态势,而实际流行程度应该是远远高于疫情报告。根据在中、南部流行程度较高地区的重点调查,2003年的平均疫情的漏报率为93.0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疟疾感染病例没有报告,按这样测算实际发病人数是疫情报告的18.2倍。据此推算,我国疟疾实际发病人数为74

3、其他主要寄生虫病

根据2004年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其他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特点是: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食源性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明显上升;包虫病、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这些都提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迫切需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切实加大防治力度。

二、找准工作切入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

(一)及时掌握国内外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我国疫情和防治工作动态,当好参谋。

各位委员要及时了解国际热点、动态和工作方向,掌握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大胆的开展工作,积极为我国血防、寄防和疟防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献言献策。

(二)要将研究、教学工作与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现场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我国疾病控制不是不需要科研,我们是需要和防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科研。这需要我们防治研究工作者结合防治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开展联合攻关。在学术领域,要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风,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

(三)重视血吸虫病、寄生虫病现场防治工作,深入防治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老一辈专家长期坚持深入重疫区,调查、处理疫情,救治病人,开展应用性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防治特点的政策和措施。希望年轻专家继续发扬老专家的精神,经常深入第一线,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提出符合基层实际情况的防治措施,为国家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四)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为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掌握先进科技技术和现场流行病学知识的疾病控制人才十分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包括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在内的所有疾病控制工作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希望专家委员会的各位成员充分利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言传身教,为培养年轻一代的骨干力量多做工作,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五)加强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家委员会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工作制度,使专家委员会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二是要根据国家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明确的专家委员会本届任期内的工作目标;此外,要围绕工作目标,制定每年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活动,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成效。

 

 

文章录入:shen    责任编辑:shen    发布时间:2014-01-14 10: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