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行《所志》发行座谈会 (2014-01-0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成功申请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 (2013-12-30)
普通文章 关于寄生虫病所ArcGIS软件的开放使用通知 (2013-12-27)
普通文章 第三次寄生虫病调查试点工作在贵州开展 (2013-12-25)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预评估会议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遴选会 (2013-12-19)
推荐文章 寄生虫病所专家圆满完成坦桑尼亚疟疾控制试点前期调研工作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赴新疆开展包虫病病人治疗效果调查工作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制作肝吸虫病防治宣传片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013-12-1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棘球蚴病(包虫病)
作者:寄生虫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2 9:32:58  
1. 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2)临床表现:包虫病病人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棘球蚴囊占位所致压迫、刺激或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囊型包虫病可发生在全身多个脏器,以肝、肺多见。泡型包虫病原发病灶几乎都位于肝脏,就诊病人多属晚期。

3)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下列任一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4)实验室检查:下列任何免疫学检查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PVC薄膜快速ELISA、免疫印渍技术。

5)病原学检查:在手术活检材料、切除的病灶或排出物中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参见附录C)。

2. 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具备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影象学特征或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者。

2)确定诊断:除具备临床诊断的依据外,还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血清中反复检出特异性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②咳出囊膜、子囊或痰中检出头钩;③临床活检材料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④手术探查证实为包虫囊。

(三)鉴别诊断

1. 肝囊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  

1)肝囊肿:影像学检查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并可借助包虫病免疫学检查加以区别。

2)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蚴囊的特征性影像,CT检查可见其脓肿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肿带;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包虫病免疫学检查阴性。

3)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除影像学特征外,包虫病免疫学检查阴性。

2. 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

1)肝癌:病变发展速度快,病程相对短。典型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周边多为“富血供区”;肝泡型包虫病病灶周边则为“贫血供区”,病变的实变区和液化区并存,而且病灶生长相对缓慢,病程较长。借助甲胎蛋白(AFP)和肿瘤相关生化检测,以及包虫病免疫学检查可有效地鉴别。

2)肝囊性病变:包括先天性肝囊肿和肝囊型包虫病,若肝泡型包虫病伴巨大液化坏死腔,亦可误诊为肝囊肿,甚至肝囊型包虫病。肝泡型包虫病在影像学除了显示液化腔隙外,B超显示其周边形态为不规则室腔壁高回声或“地图征”,先天性肝囊肿的囊壁较薄,周边呈正常肝组织影像。应用泡型包虫病特异性抗原可鉴别肝囊型包虫病和肝泡型包虫病。

 

五、治疗

(一)治疗方法 

1. 阿苯达唑片剂  规格为200mg/片,每人每天15mg/kg,根据体重测算药量,早晚各一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12个月或以上。

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文章录入:shen    责任编辑:shen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