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内网主页
    
  栏目名称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最新信息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举行《所志》发行座谈会 (2014-01-02)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成功申请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 (2013-12-30)
普通文章 关于寄生虫病所ArcGIS软件的开放使用通知 (2013-12-27)
普通文章 第三次寄生虫病调查试点工作在贵州开展 (2013-12-25)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预评估会议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召开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遴选会 (2013-12-19)
推荐文章 寄生虫病所专家圆满完成坦桑尼亚疟疾控制试点前期调研工作 (2013-12-19)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赴新疆开展包虫病病人治疗效果调查工作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制作肝吸虫病防治宣传片 (2013-12-18)
普通文章 寄生虫病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013-12-1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信息
囊虫病(囊尾蚴病)
作者:寄生虫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2 9:59:03  
。配以DIG标记的PCR技术可排除非特异性扩增的可能,增加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的优点,是囊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有效检测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4.免疫诊断被检样品  囊虫病免疫诊断中最常用的被检样品是血清;取脑脊液测抗体或抗原,对可疑脑囊虫病患者有重要意义,故做血清检测同时也应做脑脊液检查。在墨西哥检测唾液中抗囊尾蚴IgG已标准化,这是一种取材方便的很有希望的检查方法。有人在囊虫病患者尿液中查到特异性抗体,因此尿液也可能成为取材更为方便的被检标本。

(三)影像学诊断

脑囊虫病的诊断,可作X-线、CT、磁共振(MRI)检查,其中一些影像诊断技术的作用已不仅局限于辅助诊断,甚至可为某些部位脑囊虫病的确诊提供直接依据。

由于囊尾蚴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发育阶段不同,其形状、大小及周围反应也不尽相同。脑实质内的囊尾蚴一般呈圆形,大小相似,直径4~5 mm,周围有轻度炎症、水肿及轻度胶质增生,以后虫体死亡、机化或钙化。脑室内囊尾蚴浸在脑脊液中,因此虫体较大,直径可达3~4cm,可引起室管膜炎及梗阻性脑积水。软脑膜上的囊尾蚴多大小不一,散布于软脑膜及蛛网膜下腔,可形成大囊或葡萄状囊丛,引起脑膜炎、血管炎及蛛网膜炎,形成脑梗塞及交通性脑积水。在囊尾蚴侵入脑组织的早期由于虫体太小,吸收值与脑组织相同,在CT上不能识别。约2个月后形成1~mm大小的微小囊尾蚴,也易被忽略。当囊尾蚴成熟后,可见一2~mm大小有偏在的头节,因头颈部有许多含碳酸钙的石灰小体,故CT平扫也能检出,易于识别。囊壁一般厚0.~mm,但脑炎型、肉芽肿型或虫体死后常增厚。虫体死后囊液变为胶冻状,吸收值也发生改变,MR对水比CT更敏感,因此可借此判定囊尾蚴的死活。幼小囊尾蚴周围只要宿主的反应囊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其渗透性增强,大分子的造影剂能够通过,即使囊尾蚴未死,也可被强化,若囊尾蚴未能使宿主产生一定的反应性变化则不见强化。若囊尾蚴死后周围有肉芽肿形成,血管增多,相应地强化环也增厚,甚至不强化也可见到环状病变。不同时期可见不同强化程度的病变。若囊尾蚴大批入脑可引起急性脑膜炎、脑水肿与颅高压;囊尾蚴死后可释放异体蛋白也可引起急性炎症、水肿、颅高压及脑内小脓肿。

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四型;根据虫体状况及病理改变可分为:活虫期、变性脑炎期、肉芽肿期及钙化期等四期;根据影像的密度可分为: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三种;根据形状可分为:点状、囊状、环状、结节状及不规则形等多种;虫体影像小的仅有粟粒大、大的可呈巨囊形。在磁共振的T1T2加权像上又有高信号与低信号之分,这些影像学特征对囊虫病的诊断均有重要帮助。

(四)脑囊虫病人脑电图的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shen    责任编辑:sh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36728号 相关证书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邮编:200025
    电话:021-64377008 传真:+86-021-64332670
    欢迎您,第位访客!
    本所简介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