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5月19日)为全国助残日,全国助残日自1991年开始实施,今年是第二十三届全国助残日,每年全国各地都会进行“助残日”活动,会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设立活动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
一、 全国助残日简介
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当年开始进行。
二、 助残方法
各省、市、自治区残联根据每年“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残疾人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各种助残活动。其主要方法:
1、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组织党政领导人在“助残日”期间参加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的“送温暖”活动;
2、充分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与更多的残疾人“帮扶结对”,走进残疾人家庭,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3、建立、健全基层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和残疾人服务社(站);
4、基层中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窗口服务行业,设立助残服务岗,逐步形成助残服务网络,提供各种无障碍服务,把“残疾人优先”落到实处;
5、把志愿者助残活动纳入社区服务总体工作,社区单位与残疾人签“助残协议书”,“一帮一、结对子”,落实责任,帮扶到户;
6、农村以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为重点,解决生活困难,传授生产科技知识,帮农、帮牧、帮副;
7、在残疾人中倡导互助并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残疾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助残日期间组织残疾人上街为群众义务服务,回报社会。
三、 我国助残事业
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弱,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残疾人事业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大体是:本世纪内,全面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任务目标: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使300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到2010年,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稳定解决残疾人的温饱,并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个世纪中叶,使残疾人事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同步,残疾人状况有更大的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基本得到体现。
信息中心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